发挥地缘优势 融入国家战略朝阳打造京津冀优质企业转移目的地 包装纸袋从高速运转的机器上下线,工人忙着打捆、封箱……7月17日,朝阳...
发挥地缘优势 融入国家战略
朝阳打造京津冀优质企业转移目的地
包装纸袋从高速运转的机器上下线,工人忙着打捆、封箱……7月17日,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,喀左北印纸塑包装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热火朝天。公司总经理朱立彬表示,公司马上要再扩大规模,届时年产值将翻倍。
喀左北印纸塑包装有限公司前身在雄安新区,自京津冀地区企业搬迁转移工作启动起,在全国范围内考察了40多个园区,最终决定落户喀左。这是朝阳市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案例之一。
近年来,京津冀地区一大批先进装备制造、高新技术企业寻找新的“栖息地”,形成了产业转移的“雁阵效应”。
伴随着京沈高铁辽宁段建成通车,朝阳市充分发挥地缘优势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大力承接优势产业转移。
知己知彼,有的放矢。朝阳市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深入调研分析,对标全市主导产业开展主题招商。同时,各县(市)区立足地区发展优势,包装了一批投资额度大、拉动作用强的项目,并依托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,重点引进航天、汽车、半导体制造业、铸造等领域企业。
在招商的同时,朝阳市大力夯实硬件基础,在喀左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京津冀产业承接孵化园,集中为入驻企业服务。园区统一规划、建设标准化厂房,完善基础设施配套,为企业提供“拎包入住”条件,最大程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,降低企业投资风险。目前,孵化园已签约入驻企业41家,全部建成后,预计可容纳企业150家,产值可达百亿元。
优质服务引来优质企业,一批大型国企、民企和研发在北京、制造在朝阳的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朝阳。
今年上半年,朝阳市全口径招商项目338个、已开工项目139个,其中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分别为211个、96个。
在大抓招商、大抓项目的带动下,朝阳市主要经济指标暖意十足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列全省第二、第四位。(辽宁日报)